站点导航
南京传媒学院专接本报名官方网站
自考本科 / 专接本招生官网

科研赋能,锚定方向:我校科研工作会召开,四家单位共享经验

2025-04-30
近日,南京传媒学院召开春季学期科研工作推进会,全面总结2024年科研工作成果,部署新一年重点任务。校长王更新、常务副校长陈希、副校长项仲平、副校长周安华、副校长张鸿声,以及科研处、各二级学院院长、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及科研秘书参加会议,会议由副校长周安华主持。会议围绕学校科研任务和经验交流展开研讨,为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、明确方向。
2024年南京传媒学院科研工作不断推进有组织科研,强化科研平台建设,举办科研业务培训,促进科研反哺教学。师均科研经费显著提高,实现成果量质齐升。先后获批国社科后期项目、省高校哲社科重大项目、省艺术基金、社科联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项目,以及诸多市厅级课题。横向纵向经费较上一年增长24.42%;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较上一年增长81.19%。举办高水平校长学术会议,聚焦“人工智能语境:国家战略与当代传媒教育的使命”,探索传媒人才培养新路径。年度共新增设校级研究中心6家,其中“中国微纪录片国际传播融创空间”实现与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部校共建的新突破。
本次科研工作会邀请戏剧影视学院、美术与设计学院、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、通识教育中心四家教学单位,从纵向、横向、论文发表、科研机构四个维度进行了经验分享。
戏剧影视学院:纵向课题突破的"四轮驱动"模式
戏剧影视学院在科研课题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成绩单”:连续两年斩获国家后期资助项目,创造了学院纵向课题申报的新纪录。该学院创新实施“四轮驱动”发展模式:一是打造由32名博士、教授组成的科研骨干“能量场”,建立常态化线上交流机制;二是每月举办“学术沙龙”,累计开展专题研讨24场;三是实施“一人一策”培育计划,如马慧教授团队获国家级课题立项;四是邀请12位行业专家来校讲座,形成“外引内联”的智库支持体系。学院表示,这一系列举措使科研申报成功率提升40%。
美术与设计学院:横向课题金额蝉联全校榜首
美术与设计学院展示了产教融合的丰硕成果:2023-2024年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达220万元,连续两年位居全校第一。该学院通过“三管齐下”实现突破:领导班子带头对接47家企业,促成18个合作项目;将科研指标纳入教师考核体系,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;创新“项目化教学”模式,带动213名学生参与实际课题。学院也建议可以优化横向项目管理流程,建立更科学的激励机制。
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:分类培养与国际发表双突破
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表示,学院从院长到院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科研创作工作,并分享了科研转型经验:通过实施教师分类考核制度,将73名教师分为教学型、教研型、创作型三类差异化培养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学院邀请知名专家开展SSCI发表专题培训后,全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篇,其中国际核心8篇,创历史新高。学院下一步将重点布局“AI+教材”开发,筹备“英雄画像”主题创作,迎接抗战胜利80周年。
通识教育中心:美育研究的“三维建构”路径
通识教育中心从三个层面讲述了教学单位的心得,从顶层设计,一把手抓科研的闭环管理,到跨学科美育研究矩阵的平台思维,最后再到痛点导向的三维模式的服务创新,都体现了美育研究的相关性。新成立的校级“美育研究中心”成为关注焦点。该中心整合6个研究方向,组建8支跨学科团队,去年带动教师发表论文28篇,出版专著5部。中心创新三维服务模式:全年组织一对一申报指导36次,提供标准化合同模板15份,选派教师参加高端学术会议21人次。中心主任介绍,正在构建政校企协同的“大美育课”体系,已与3个地方政府达成合作意向。
协同创新促发展,科研赋能谱新篇。本次科研工作会各教学单位分享了在科研管理、团队建设、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上的积极探索。这些经验不仅是各教学单位智慧的结晶,更为全校科研工作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。科研工作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是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。希望交流与经验分享,能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协作,优化科研管理机制,激发教师创新活力,推动学校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。

联系人:周老师

手机号:15895869334(微信同号)

首页 电话 添加微信 在线报名 录取查询